回首頁
永華館 * * *
音樂
舞蹈
戲劇 視覺藝術
講座/研習
節目總表
認識涴莎
場地租借
facebook
YouTube
Google+
Mail
中文

 

 

《異鄉》
張家駒雕塑個展

28 Oct. 2022  Fri. - 9 Nov. 2022  Wed.

醉美空間 2F


展覽介紹|

不完美是現實世界的真相。在細微處尋找生命的樂趣。

雕塑是一種苦中作樂的勞動行為。藝術的價值在於越過這個現實世界。將物質材料轉化為意念的存在。即使精疲力盡仍懷抱著熱情和希望。
感受實體性材料的轉化過程,是創作雕塑的樂趣。從材料變成意念和形象、越過材料性,才是雕塑的精神內涵。

我的木雕創作語彙,是從石雕的創作經驗衍生而來。我不以木雕講究刀片的技術做為表現,甚而完全隱藏。木材是材料性而非創作的表現性。作品中的孔洞交織的質感,是我研究多年的表現手法。即興且無法控制的不確定性,卻帶給我某種自由表現的張力。形成質感的飽和狀態所形成的時間堆積量感、凹凸的微視韻律形成某種無法刻意營造的美感,無法確切地知道作品的最後結果。創作只留下殘片式的最終的存在。

真誠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卻與現實世界格格不入。

藝  術  家|張家駒

1964 生於臺灣 

專長_雕塑(石雕、木雕)及繪畫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造形藝術研究所 藝術創作碩士(M.F.A.)

 

學      歷 |

1988 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 主修雕塑 副修版畫 

2001 國立臺南藝術學院(現為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畢業

 

經      歷 |

1989 參加台南國際雕塑營 

1990 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助教 

1991 獲教育部獎助 赴法國巴黎藝術村〈Cité des Arts〉 

2001~02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 兼任講師 

2003~07 私立臺南科技大學美術系 兼任講師 

2006~07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兼任講師 

2007.08~09.07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校務基金約聘講師 

2009.08~10.07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專任講師 

2010.06~迄今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專任助理教授 


個      展 |

1999「凹凹凸凸」/十八巷花園/台南 

2000「內視風景」/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2001「生命的凝象」/東門美術館/台南 

2005「螙」/東門美術館/台南 

2005「啁啾聲打破了白日夢」沙湖壢藝術中心/新竹 

200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 

2009「幽光」/東門美術館/台北 

2010「內在視覺」/東門美術館/台南 

2011「牆上漫步」/東家畫廊、畫庫/台北 

2013「雕塑與臀部的對話」/方圓雕塑/台中 

2015「也無月光也無風」/方圓雕塑/台中 

2015「痕跡」/一票人票畫空間、畫庫/台北 

2016「微醉」/方圓雕塑/台中 

2017「凝視偶然-張家駒創作個展」/方圓雕塑/台中

 

聯      展 |

1988 北市美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1989 現代雕塑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1989 國際雕塑營/台南慶平公園 

1995 藝術新風貌/台南新生態藝術中心 

1996 驚艷/台北彩田藝術空間 

1996 南陶展/台南文化中心 

1997 木本物質/台南原型藝術空間/台南 

2000 大崎之歌/台南藝術學院 

2005 張家駒VS.黃明鐘/台中金禧美術 

2006 當代美學/台北家畫廊 

2006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 

2007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 

2007 「刀木交鋒」/中原大學藝術中心 

2008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 

2014 木布轉金‧漆彩玻陶─工藝教授文創聯展/台中文化創意展業園區 

2014 ﹝三‧人﹞雕塑展/台中金禧美術 

2014 「詩性的空間」/苗栗三義富貴陶園 

2016 「台北國際畫廊藝術博覽會」/臺北世貿一館 

2017 「新」的旅途_台南當代藝術三十年展覽 /臺南甘樂阿舍 

2017 「甜蜜時刻-2017/總爺國際木質創作展」/臺南總爺藝文中心 

2018 「古文物也可以很現代_古今雕塑展」/臺中方圓雕塑 

2019 「圓緣享藝之約」/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一樓展覽區 

2020 「如是觀」/一票人票畫空間&畫庫/台北



注意事項|入場敬請配合場館防疫措施,進行酒精消毒,並全程配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