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合唱團
台大合唱團的前身為成立於光復初年的友愛合唱團,後擴大成為純誼合唱團與法學院合唱團。1964年二團正式合併,易名為「國立台灣大學合唱團」,迄今已邁入第五十六屆,為台大校園中歷史悠久、組織系統完整的社團,曾多次獲得台灣區音樂比賽及全國大專合唱比賽優等獎。2006年三月,在連芳貝老師的帶領下,台大合唱團奪下「第十一屆中山盃金嗓獎合唱比賽」大專組冠軍,並於2012年起連續參加全國音樂比賽大專團體B組,連續五年蟬聯混聲合唱、男聲合唱以及女聲合唱三組冠軍。
台大合唱團的演唱特色為:團員年輕化,具優秀領悟力及可塑性,對各種曲目的演唱都能深刻地感受與詮釋,且對音樂有高度的愛好與熱忱;更積極委託台灣新銳作曲家創作,勇於嘗試多元曲風,在演出形式上更力求創新,搭配不同的舞台、燈光,以及豐富的肢體動作,期能在每次演出帶給大家耳目一新的感受。
本團演唱曲目包羅萬象,大型曲目如:莫札特《加冕彌撒》、貝多芬《C大調彌撒》、《歡樂頌》、韋瓦第《榮耀頌》、舒伯特《G大調彌撒曲》、伯恩斯坦《齊徹斯特詩篇》、平克罕《耶誕清唱劇》、屈文中《黃山.奇美的山》、孟德爾頌《小鹿清泉》、黃自與韋翰章《長恨歌》、布魯克納《安魂曲》、舒曼《新年之歌》等作品。
近年來亦委託作曲,將經典雋永的校園民歌重新編曲,如《歸去來兮》、《忘了我是誰》、《聽泉》等。亦曾演唱作曲家櫻井弘二重新編作歌手張雨生的經典歌曲,如:〈我期待〉、〈口是心非〉、〈後知後覺〉等,及創作改編自《聊齋誌異》的清唱劇《湖底之鬼》;作曲家劉新誠創作的清唱劇《紅樓夢》和自柳宗元名作發想的《永州八記》。
2009年五月,受邀與朱宗慶打擊樂團演出《布蘭詩歌》。於2009至2010年間,曾三度參與全球天文年活動,分別在台北、高雄演出。2010年十二月,受邀與NSO音樂總監呂紹嘉、NSO國家交響樂團以及台大校友合唱團合作演出貝多芬《歡樂頌》。2011年八月受天津大學邀請參加津台大學生合唱交流活動。2012年十月受樂興之時管弦樂團邀請,於「日月潭花火節」花火音樂會《悲慘世界──逆境重生》演出;翌年再度合作,並與樂興女聲合唱團於樂興之時2013年祈福音樂會《尋風貝九》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2014年再度受邀至日月潭花火音樂會《我們的未來不是夢》,與樂興之時管弦樂團同台演出。2015年夏,赴日與同志社大學合唱團聯合演出。同年十月再次與樂興之時管弦樂團同台演出日月潭花火音樂會《兩代天后鄧麗君與江蕙的美好年代》。2016年八月受邀於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中與國立新加坡大學合唱團聯合演出。同年十二月與榮星合唱團聯合舉辦音樂會《泉湧之聲──呂泉生的音樂種子》。2017年十月,受邀與歌手羅大佑合作演出,擔任《當年離家的年輕人》演唱會混聲合唱團。2018年三月,受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邀請,於《花的絮語1936》音樂會演出。
合唱音樂之美浩瀚瑰麗,永無止境。今後,台大合唱團亦將秉持一貫之優良傳統,努力塑造學生合唱團多元的表演形式和豐富的音樂觸角,培養團員厚實的音樂根基與表演技巧,以不斷自我超越為目標,並結合藝文活動或社會公益,期能徹底實踐本團「以音樂服務社會」的理想,為台灣的合唱音樂文化發展奉獻心力。
指揮/連芳貝
臺北市人,從小接觸合唱音樂,為榮星兒童合唱團第十四期生。畢業於政治大學社會系,在校期間曾任振聲合唱團指揮。1989年赴美攻讀音樂碩士學位,於科羅拉多大學音樂研究所主修合唱理論與指揮,跟隨Lynn Whitten、Lawrence Kaptein學習合唱音樂理論與合唱指揮,Giora Bernstein習管絃樂指揮,Eleanor Anop習聲樂。
1993年返回臺灣後任教於臺南家專音樂科。1994─1996年擔任政大振聲合唱團指導老師。1995─1998年任臺北愛樂合唱團副指揮。1999─2002年擔任臺北縣教師合唱團指揮。1998年10月創立「音樂劇坊合唱團」,至2003年之間擔任《音樂劇萬歲》、《臺北百老匯1999──回顧音樂劇的榮耀》、《夜盡天明──愛、希望、百老匯》、《百老匯黃金年華I──My Favorite Broadway》、《迪士尼抱抱──卡通名曲總動員》、《百老匯黃金年華II──愛情篇 What’s LOVE》等演出之製作及音樂總監。
多次接受中正文化中心委託製作:2004年4月音樂劇《真善美》、2002年8月與臺北打擊樂團合作《當音樂劇遇上打擊樂》及擔任《2002夏日音樂劇研習營》製作及課程訓練講師。曾與大風古典音樂劇場於2002年11月、2001年4月合作《睡美人》、《胡桃鉗》兩齣兒童音樂劇,擔任指揮及聲樂指導。曾任教於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現為台大合唱團、高雄醫學大學聲樂社指導老師。
鋼琴/謝欣容
畢業於師事林瓊玉、王仁珍、陳郁秀、魏樂富等老師。由於對聲樂藝術、室內樂有著濃厚的喜愛,遂赴維也納隨名教授David Lutz及Norman Shetler深入研習鋼琴伴奏的奧妙,並於1999年取得國立維也納音樂大學之「聲樂伴奏家」文憑。在校期間同時也受邀在聲樂教育科教授Eva Klietmann-Bartfai班上擔任客席伴奏及夏令營專屬伴奏。 2001年,受邀前往維也納現代音樂節(Wien Modern)中擔任郭文景(Wen-Jing Guo)歌劇《夜宴》之音樂指導與鋼琴排練,2002至2003年受聘為俄國聖彼德堡馬林斯基劇院青年歌唱家學院(Mariinsky Academy of Young Singers)專任伴奏;2002年獲得「國際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聲樂大賽」最佳伴奏獎。
返臺之後,於2004年受聘擔任作曲家陳能濟中文歌劇《瑤姬傳奇》之歌劇伴奏、綠光劇團之Schmidt歌舞劇《月亮在我家》鋼琴伴奏並現場演出以及國家交響樂團年度歌劇演出──貝利尼《諾馬》的鋼琴排練。2008年獲「臺北德文藝術歌曲大賽」最佳伴奏獎,2008至2009年受邀為兩廳院歌劇工作坊鋼琴排練與音樂會演出。2010年受聘擔任國家交響樂團年度歌劇──臺灣作曲家錢南章歌劇《畫魂》的鋼琴排練。 自2005年起,陸續任職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及國立實驗合唱團。
學生指揮/侯宗佑
彰化縣人,畢業於台中一中,現就讀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高中加入台中一中合唱團,啟蒙於莊璧華老師,自此接觸合唱音樂,至今未曾間斷。大學時期加入台大合唱團,並深入修習聲樂;同時創立高中校友合唱團——串聲合唱團,延續對男聲合唱的熱愛。在合唱音樂之外探索多種音樂領域,曾加入人聲樂團、擔任流行樂團主唱兼鼓手、嘗試編導音樂劇並於校內演出。在連芳貝老師的帶領下,期盼透過雙手,將腦中紛飛的想像揉作音符,托至團員與觀眾的心中。
曾任台大合唱團副團長、男高音聲部負責人,於 2019 冬季音樂會《燈之河》擔任學生指揮。聲樂師事連芳貝老師、陳沅宜老師、林欣欣老師;合唱指揮師事連芳貝老師。
學生指揮/林品華
台南市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現就讀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國小加入大地合唱團,在洪綺玲老師啟蒙之下,進入合唱世界,一路至今未曾間斷,且多次隨團於國內外巡迴演出,曾與德國雲雀合唱團、德國黑森林歌手、菲律賓瑪德利加合唱團同台演出,並曾受SannaValvanne、Jonathan Velasco、Mark Anthony Caprio等合唱大師指導,拓展合唱音樂的視野。大學始深入修習聲樂,領略專屬人聲音樂的美學。在連芳貝老師的帶領下,盼能藉由雙手,傳達心中對音樂的感動及熱愛。
曾任台大合唱團女高音聲部負責人,於2017夏季音樂會《魅》擔任獨唱, 2019 冬季音樂會《燈之河》擔任學生指揮及獨唱。聲樂師事連芳貝老師、呂碧玲老師、陳盈伶老師;合唱指揮師事連芳貝老師。
學生鋼琴/黃楷翔
新北市人,現就讀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幼稚園時啟蒙於李幸芬老師,於國小及國中時期就讀音樂班,主修大提琴、副修鋼琴,高中後持續自學至今。大學後常參與樂團合奏、室內樂、伴奏等合奏類型演出,於 2017 年夏季與台大交響樂團共同演出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並於台大合唱團 2019 年冬季音樂會《燈之河》擔任學生鋼琴伴奏。
曾任台大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低音大提琴首席、鋼琴學生獨奏家、副團長。鋼琴師事李幸芬老師、林育秀老師,大提琴師事陳宗慧老師、吳姿瑩老師。
入場方式│購票入場
票 價│3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