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永華館 * * *
音樂
舞蹈
戲劇 視覺藝術
講座/研習
節目總表
認識涴莎
場地租借
facebook
YouTube
Google+
Mail
中文

 

 

手舞足蹈跳舞去

文/黃淑蓮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兼任講師

 

很多家長(尤其當媽媽的吧)應該常常會問舞蹈老師這個問題:到底我的小孩適不適合學跳舞。接下來家長們更想問的一些問題:小朋友多大才適合上舞蹈課?上舞蹈課拉筋會不會長不高?小朋友上舞蹈課好像都在玩遊戲?小朋友學幾個月後就不想學等等(原來家長才是好奇寶寶)。對於這些問題,就讓我們慢慢說明與解釋。

我們先界定這篇文章所談論的小朋友年齡層為學齡前,即2~7歲幼兒。接下來來瞧瞧所謂的「幼兒舞蹈」課程,它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

先看看課程名稱,一般坊間舞蹈教室所開設的幼兒課程不外乎幾個課程名稱,例如幼兒律動、幼兒舞蹈、幼兒創意舞蹈、幼兒肢體開發等等。此課程的課程目標大致以教導幼兒肢體大小肌肉的運用、基本動作能力(例如走、跑、跳,控制身體位移的能力)、肢體協調性、平衡能力與柔軟度為主要方向,有些課程也有提供誘發幼兒創造力的教學活動,課程多訴求幼兒全面的肢體開發與創造力啟發。教學時間的部份,一堂課的教學時間從三十分鐘到一個小時的長度不等,是依據不同舞蹈教室的課程訴求所規劃。幼兒課程中,教師會讓幼兒在一個活動結束後稍作休息,因為幼兒的專注力有限,時間過長反而容易讓幼兒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一段活動後安排讓幼兒適時的休息、飲水、如廁,都是為了使幼兒稍作休息與轉換注意力,使下一個活動進行時,幼兒的體力與專注力能在課堂上接續學習。

幼兒舞蹈課程的身體活動,是讓幼兒認識自我身體與週遭環境空間的一個媒介,因為幼兒的動作學習發展是從大肌肉活動到精細肌肉的掌握,對於幼兒而言,「動」是他們探索世界以及認識世界最好的方式,「身體」就是幼兒的工具。透過舞蹈老師的動作示範,幼兒可以從學習基本舞蹈動作中,認識身體的各部位、發現身體運動方式,因為舞動過程中肢體有延展、收縮、平衡、位移等等肌肉練習,這都幫助了幼兒在大肌肉的掌握,與身體協調能力的增進;時代更迭,舞蹈教育也日益精進,現在的專業舞蹈教師除了接受過專業舞蹈訓練,在解剖學、運動傷害、舞蹈教學法等專業知識上也都有基本養成訓練,具有一定專業素養,土法煉鋼的教學法已進入歷史了,在幼兒舞蹈課程中是不會有魔鬼訓練拉筋術,已轉變成的符合與適用幼兒身心發展的肢體開發,與誘發幼兒創意的創造性課程。

試想,今天幼兒在公園玩體能器材,翹翹板培養平衡力、單槓訓練手臂抓握與臂力每一個器材都有不同體能增進的好處,家長們一定不會質疑這些器材所帶給幼兒的益處。舞蹈課是使幼兒透過動作學習,幫助幼兒增進身體活動能力與掌握肌肉能力,讓身體動作的學習是一個進行式,沒有性別、個性適不適合的問題,只要找對適當、適齡的舞蹈課程,隨時都可以跳舞去。

 

另外一方面舞蹈課程中不僅幼兒在學習,其實家長也在學習當一個觀察家與欣賞家。幼兒在舞蹈課程中會經歷基本動作學習、模仿老師姿態、與同伴合作以及自我表現的過程,家長可以在不同的活動中,仔細觀察寶貝的身體與心理狀態。舉例來說,舞蹈課程裡會設計幼兒與他人合作的活動,例如兩人一組共同合作完成一個創意造形的表現,從這活動中家長可以觀察自己的寶貝合作過程中的主動性、創造力、參與度與配合度等等,藉由觀察發現幼兒獨特的個人特質與天生氣質,這樣的觀察發現是能夠幫助家長更了解幼兒的行為表現與能力,也提供親子相處間多元的模式與教導方式。

 

「人生是短暫的,藝術是長遠的」,資訊更迭的世代家長們都害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容易忽略幼兒的童年是從「玩樂」中學習成長,於是加諸許多我們所認為的、應該的「學習枷鎖」在幼兒身上。德國詩人荷爾德林(Holderlin)如此說:「藝術與文化教育的要務,是為讓小孩詩意地生活在地球上」,幼兒舞蹈課程的目的並不在於培養成為舞蹈家,我們希望幼兒藉由參與舞蹈課程中經驗肢體舞動的感受,開啟幼兒對藝術生活的感知能力,使他們能享受肢體舞動的樂趣、與他人共舞的美好,以及用不同的藝術視角欣賞這個美麗世界。